经常看到影友们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回顾自己学习摄影的路程,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虽然我也没有什么建树,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几十年下来总算悟出一些门道,最近陆续接到影友的电话和短信,单独回复不如体验共享,这里综合大家的一些提问,谈谈自己的感受,也许会让各位少走一些弯路.......
一、我为什么学摄影 我学摄影开始纯粹是感到好奇,那时没有现在的先进器材和后期制作,也没有给自己定下什么目标,最原始的愿望就是把身边的人和景色记录下来留做纪念。那时的教材就是报纸和杂志刊登的照片,纯手动的老式相机要靠自己仔细的琢磨,先把快门、光圈、焦距、胶卷这些基本的东西整明白,然后就对准身边的人和景拍摄,俺爹、俺娘、兄弟姐妹都是必须记录的人像,家居、花坛、公园、树林也是唾手可得的风景,然后就是享受看照片的乐趣,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提高,开始摸索冲洗胶卷和晒印照片;再后来终于明白了,摄影就是留驻自己感兴趣的人和景,多年以后还能值得回味(后来才知道那叫永恒的瞬间)。
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日积月累。终于有了搞些创作的意念,但从何入手?第一步就是模仿,对照别人的作品,站到人家拍摄时的位置,估摸着应该设置的速度和光圈,但洗出的照片根本不是那回事,灰灰的,白白的、黑黑的,那时哪有老师啊,名人咱也不敢问,就这样闷头自己瞎琢磨,一晃就是20年......
20年里,我走遍了全国各地,随身携带的相机也从海鸥203逐步更新换代到佳能EOS3,只不过已经从凭兴趣拍摄自己的家人和自己认为很美的风景开始向有目的的寻找拍摄目标过渡了,那时自己认为比较上手的是人文纪实和名山大川,借着公款旅游的优势拍摄了很多“作品”,在得意的自我欣赏和向朋友展示之后,突然发现为啥同样的地点和题材,人家拍摄的那么有味道?从各种数据分析也没有太大的出入,但就是“相貌平平”,期间还曾拿自己的满意作品去参加摄影比赛,最终还是石沉大海,这个疑问又困扰了N多年......
直到2003年闹“非典”,又赶上佳能数码单反相机EOS10D上市,天时、地利,一颗灰冷的心终于再次跳动起来,原因有二:
非典期间多数人都不敢外出,公园、街道、景点就连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也是门可罗雀;数码单反相机的问世解决了拍摄和冲印照片时间差,更没有花钱买胶卷最终没成效的沉重思想负担,当然重操旧业就不是简单的重复以往的习惯,而是把以往的拍摄经验与新的器材结合新的感悟进行整合,我开始从别人的作品中试着去借鉴而不是模仿了。更欣慰的是有了互联网这样的交流平台,一下子感到身边的老师多如牛毛,很多作品都有可取之处,都有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秘诀”,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又接着起步了.....记得那时几乎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天气状况,如果是蓝天白云,就琢磨今天要去的地点和拍摄题材,晚上回家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看看今天的成果,几个月下来,真的有些感觉了,有一种冲动和欲望推动,有一种心情释放和自我满足的成就感平衡,有一种学无止境的紧迫感激励,那时就决心把摄影作为自己唯一的爱好了
二、怎样学摄影 昨天遇到一个大学生陪者朋友来玩,在看了我拍摄的照片后,非要跟我学摄影,我问她玩相机多长时间了,她说好几年了,我随手给她相机让她先给模特拍几张热身,谁知,她对准模特就是不按快门,接着就是让模特往左一点,头抬起来,手放平等等,整整3分钟,模特已经不耐烦了,最终拍摄失败。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们有如下对话。我问:你们是专门学摄影的,为啥迟迟不按快门? 她答:好象和学校老师讲的不一样。 我问:哪里不一样? 她答:在学校都是老师给设计造型,指导模特摆姿势,然后让学生拍摄,现在让我独立拍摄,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怎样学摄影?我认为,学习摄影并不难,特别是现在,各种相机、器材已经相当先进和普及,不管是作为业余爱好还是想以此为职业,可以说任何人都能拍出暴光准确,构图完美,色彩鲜艳的照片,但是这些近乎完美照片多数情况下是大自然赋予的或者说是老天爷给设计好的,你只要对准它们按动快门就行了,但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有人就能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拍?我认为,主要区别就在于你是在拍照片,他是在搞创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在数码时代,拍照片可以随心所欲,偶尔还能碰上个“大片”,你仅仅借助了先进设备和低成本的优势,但是你忽略了拍摄的主题和要表现的重点,换句话说,你拍摄的随意性导致了有量而没有质。
一个严谨的摄影师,会用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主题,从器材的配置到天气的变化,从角度的选取到视点的取舍,从模特的选择到服装的搭配,最主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要有创新和突破。因为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学摄影关键是:
1、熟悉自己的器材,设想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去应对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
2、苦练基本功,如何持稳相机,如何改变参数,如何敏锐观察,如何注重细节......
3、学会借鉴而不是模仿。网络的发达,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竭参考资料,但关键是要学会看门道,看人家如何取景、构图,如何把握时间和空间,设想你如果去拍摄这样的场景会怎样发挥。
4、就风光摄影来说,天时、地利虽然重要,要让自己的作品出彩,就是在构图范围和取景角度上多动些脑筋罢了。
5、人像、人体摄影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观察和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谁愿意与你配合?没有细致的观察,如何去发现对方的优点?再就是不要总是被那几种常规姿势所左右,要善于改变固有的思路,根据不同的对象,把她(他)的优点用到极致,把她(他)的缺陷最大限度的抹杀。
6、不要迷信参数。经验证明,看着别人的作品去模仿参数绝对是个误区,聪明人会在与大师共同拍摄的时候悄悄的“偷”些东西。更多的是勇于自己亲身尝试,经历几次成功和失败,那些秘诀就是自己的了。
三、如何确定自己的拍摄题材 拍摄题材大体分为这样几大类:
A、风光摄影 这是新人最容易介入的题材,可以参考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拍摄主题应该说是取之不尽的,泱泱大国,锦绣山川,几代人也拍不完,作为初学者,沿着大师们的足迹,亲身感受那种身临其境的美景秀色真是一种锻炼和享受,但是正因为已经有先人把它记录下来了,想要超越绝非一日之功,踏踏实实从细节入手也许才会找到一条自己的出路。
B、人文纪实 作为外出旅游的成果和巧遇,应该非常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但要深入发掘需要具备综合知识和技巧,最好给自己拟订若干个专题,长期关注和持续拍摄,蜻蜓点水往往事半功倍。
C、新闻摄影 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技术,最主要的是掌握它的时效性和主旋律。
D、商业、体育、时装、广告摄影 这属于非常专业的门类,一般人还是别碰它。
E、人像(人体)摄影 应该说入门容易出好作品难。我认为,拍摄人像又分为普通人像和艺术人像现在又可以细分出视觉人像了,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简单记录还是创意发挥还是商业包装,初学者应该从拍摄普通人像入手,从你熟悉的人开始,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通过仔细观察,抓取对方自然舒展的瞬间,千万不要不分对象的刻意模仿别人的造型和姿态,固定姿势摆拍是学习的开始,快速抓取是常用手段,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构思完成共同创作才是最高境界。这个过程会因人而异,它涉及到摄影师的创意思维能力,模特的个人素质和表现能力,化妆造型的合理搭配,灯光布局的适当配置等等知识的积累,最关键的就是摄影师是否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否则就不要太固执的研究人像摄影了。
F、其他门类摄影 生活照、旅游照、纪念照应该没有太深的学问,自己认为满意就OK了。
四、如何选购器材 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说白了,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步配置,数码相机肯定适合大家,镜头的搭配又要根据相机是否全画幅来确定,但我认为现有的镜头都能用,有钱就一步到位,钱少就逐步轮换,最主要的是根据自己确定的拍摄门类合理选配。 很多影友把不出作品归罪于器材,或者觉得只要有了好器材才能拍出专业的片子,实话说,好器材确实有它的优势,成像质量、对焦速度,色彩还原,变形控制都属上乘,但是现在所有的商品镜头如果不是搞专业摄影或商业摄影,它们与高档器材的差距几乎看不出来,不要总是忧心重重,其实我最近的一些作品是用佳能早期的35-135/1:4-5.6的老头拍摄的,现在也就值500元吧,很多细节可以通过后期处理弥补的。 一味的烧器材对多数人来说是个误区,关键还是镜头后面的人头最重要。
五、关于摄影理论与实践经验(仅供参考) 不能否认,目前通行的摄影理论是前辈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相当一个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器材的更新和轮换,其中一些针对传统相机和暗房工艺以及评论照片的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人们的口味了。数码相机和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已经冲出传统理论的束缚,开始尝试印象、感觉、幻觉、虚拟和时尚了。过去传统胶片未曾想象的效果,如今可以轻松实现,”画”的照片甚至比拍的照片还有视觉冲击力,过去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和要素,在一些简单的“创意”面前黯然失色,这是因为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更新了,接受和欣赏水平与时俱进了。难怪一些曾经系统学习过摄影理论的朋友在电脑屏幕面前感慨万千:“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和书上讲的风马牛不相及啊”。 如今学习摄影,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实践。先实践,发现问题再对照理论找依据,没有依据,就找高手问答案。换句话说,就是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去拍摄,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实践,再对照书本找论证依据,那样你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会提高数倍。 我们尊重理论,但绝不要被理论所束缚, 我们崇拜大师,但大师未必出手就是大作; 我们怀念传统,但毕竟时代在变迁; 我们提倡创新,但拒绝以创新为借口的恶俗。 (CCN传媒图片网 谢涛)
(文章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洛路)